把企業文化融入發展戰略、融入經營管理、融入黨的建設、融入精神文明建設,促進了重慶機電集團快速、健康、持續、和諧發展。
重慶機電集團是重慶市國資委授權經營國有資產的投資機構。集團擁有二級企業44戶,控股一家H股上市公司,參股一家A股上市公司。集團主要從事汽車及汽車零部件、電工電器、通用環保、機床工具、軍工電子資訊、有色冶金產品、軌道交通的開發、制造、銷售和服務。2009年,集團資產總額達到231億元,實現營業收入258億元,利潤總額15.2億元。是重慶市資產總量、主營業務收入雙雙超200億的大型企業集團之一,連續3年躋身中國企業500強、連續3年躋身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系重慶市文明單位、全國機械行業文明單位、最佳誠信企業。
2010年是集團成立10周年。回顧10年改革發展實踐,集團始終把企業文化建設擺在突出的戰略位置,按照“四融入、四促進”的思路,加強和改進企業文化建設,把企業文化融入發展戰略、融入經營管理、融入黨的建設、融入精神文明建設,促進了企業快速、健康、持續、和諧發展,推動機電集團在科學發展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企業文化融入發展戰略,促進企業跨越發展
重慶機電集團10年改革發展歷程,也是機電文化不斷豐富、不斷豐滿的過程。無論是改革突圍求發展,還是開放提速求跨越,都離不開與企業發展戰略相匹配的企業文化的引領和支撐。
共同價值理念統領員工思想。在改革脫困的艱難時期,“堅韌、創新、提速、振興”的經營理念支撐機電走過從脫困到經濟指標十個翻番,進入中國企業和中國制造業500強的第一次跨越;“十一五”之初確立的“誠信、創新、和諧、共贏”的核心價值觀,既傳承了文化精髓,又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助推集團實現了在香港上市,進入200億級規模序列的第二次跨越。
美好愿景構筑精神家園。當前,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戰略部署,機電集團正在全力推進“321”戰略。即,“三大建設”:建設成為西部裝備制造業高地;建設成為千億級產業集團;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集團。“兩個目標”:2012年力爭實現營業收入500億元;2015年力爭實現營業收入1 000億元。“一個愿景”:實現“裝備中國,走向世界”的企業愿景。把“企業愿景”融入發展戰略,成為凝神聚力的強大思想武器,點燃4萬多機電人干事創業的激情,推動集團在科學發展的道路上不斷前進。2010年1~10月,機電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53億元,同比增長23%,實現利潤14.3億元,同比增長12%。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00億元,利潤18億元。尤其令人振奮的是,在“敬業、創新、開放、提速”的經營理念引領下,集團搶抓后危機時代的發展機遇,以最小代價的成功收購英國百年機床老店,使同類技術躍居世界先進之列,成為重慶“走出去”的經典案例。
企業文化融入經營管理,促進企業快速發展
把集團獨特的文化融入經營管理,以“軟”文化配合“硬”制度,弘揚企業倡導的思想和行為,約束企業反對的思想和行為,達到思想所指、行動所致的效果。
系統文化打造執行力。近年來,集團不斷完善理念系統,如:“4P”的企業精神,“巔峰無限、志在超越”的競爭理念,“責明、權清、利衡”的管理理念,“一合、二細、三效、四嚴”的工作理念,“三精、三零”的質量理念等,構成了重慶機電獨特的文化體系,打造了機電高效執行力,為企業迅速成長為現化代、國際化的企業,提供了文化的土壤、思想的保證和前進的動力。
個性文化提升品牌價值。所屬企業在充分領會集團文化內涵的基礎上,根據不同發展背景和行業特征,結合企業實際,總結提煉出獨具特色的個性文化。如鴿牌公司的“家園文化”,江機公司的“和、誠、新”文化,卡福公司“創新、立信、致遠”的精神,機床集團的“創新文化”,水泵公司的“卓越文化”等,不僅是這些企業行動的指南,更是無形的資產和靚麗的商業名片成為企業不可或缺的競爭優勢。
特色文化形成競爭軟實力。機床集團倡導“只要你每天都在進步,你就是人才”的人才觀,建立了“賽馬不相馬”的用人機制,一支才華卓越的科技人才團隊、一支技藝精湛能工巧匠團隊、一支激情創新的管理人才團隊構筑起機床集團跨越發展的人才支撐體系;西計公司秉承“質量就是生命”的質量觀,建立完善了產品質量保證體系,其產品被用於建國60周年閱兵式車輛;綦齒公司倡導“安全生產、人人有責”的安全觀,建立了內部各級安全目標責任制,企業連續多年被評為重慶市安全生產先進單位;水泵公司倡導“創新為魂”的價值觀,堅持自主創新,研發的“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站離心式上充泵”,打破了國外長期壟斷局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